百度的17年产品史——突围、霸权、迷失、焦虑与变革
发布时间:2017/2/9 14:38:04来源:本站原创字体: 大 中 小
div>
某种意义上,这两个决策成为了百度此后十多年里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此后百度所有的成功和可能性,几乎都源自于其“搜索引擎”产品所获取到的巨大流量,以及其搜索广告收入的持续稳健增长。
2002年的百度首页
然而,也正是“竞价”这一方式,在其为百度带来源源不断收入的同时,也给它在此后的时间里带来了无数非议。
同样作为搜索引擎,Google在起初并未直接将广告与用户的搜索结果进行关联,而是单独在搜索结果页中辟出了一块独立的展示位来完成广告的展现,同时Google也将广告和实际页面中展示的内容进行了较为显著的区分,让用户能够识别出哪些是广告。此外,Google的广告展现权重采用的是“关键词点击价格+广告质量”双项指标,并非一味出价最高就能得到最高的展示和点击的逻辑。
以上这些,无一不是更加站在“用户”端来考虑完成的设计。
相比之下,百度的规则要粗暴了许多。
首先,百度采用纯粹的“竞价排名、价高者得”标准,并且在实际显示结果上将广告内容和正常搜索结果放在一起。不但如此,还将广告商的推广内容置于搜索结果的前几位,这造成用户难以对于真正的搜索结果和广告进行区分,从而在无意中点击了广告,给百度制造了利润。
这样的设计和逻辑,成为了此后无数非议与诟病的原点。
同期,百度也开始展现出了它“更懂中国用户”的一面。
百度在2002年前后陆续上线了IE搜索伴侣、百度大富翁游戏、百度MP3、百度网盟等产品,这些产品每一个都各有其亮点。
所谓“IE搜索伴侣”,其实就是一个可嵌入IE浏览器中的搜索插件,对于当时大量完全记不住诸多由英文字母组成的域名的中国网民来说,”IE搜索伴侣”这样的产品极大降低了用户的“搜索”使用门槛,只需在浏览器的地址栏进行输入中文关键词,就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网页内容。这款产品当时是作为与其竞争对手3721的正面对标产品而存在的,一度它与3721也分别占据了大多数中国网民们的浏览器窗口。
相比起来,Google开始瞄上“浏览器”这个大众级的“入口”并真正开始有所动作,要一直等到2008年前后,Chrome浏览器的发布和上线。
而百度MP3搜索则成为了一款早期中国互联网业内大获成功的垂直搜索类产品——在早期互联网中,下载MP3和“听歌”对于很多网民而言无疑算得上是一个刚需,但查找的过程却往往无比繁杂,百度MP3搜索的出现无疑帮许多人解决了这一问题。它也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了百度流量增长的支柱之一,曾一度占据百度整体流量的三分之一。
更多深圳网站维护,深圳网站托管,深圳
网站建设,深圳网站推广资讯点击首页了解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