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1060-0256
最牛指导意见背后 互联网金融企业谁要哭死?
发布时间:2015/7/20 14:33:56来源:本站原创字体:
但凡有大事发生,一般都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周六央妈连带十部委发了份《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基本算是行业的第一份这个层级的正式监管性文件。
 
事实上,近两个月来业内就一直传言监管政策要公布了。尽管细则目前还没出台,但从《指导意见》的二十条例,已经可以看出些方向上的端倪。行业人士普遍认为,受影响比较大的会是第三方支付和P2P。
 
第三方支付:业务面临收缩
 
第三方支付简直是《指导意见》的波及重灾区。如果监管细则完全按照目前的方向落定,可以预见的是,第三方支付的业务将面临大面积收缩,尤其是部分和P2P挂钩紧密的公司。
 
定位小额、快捷、便民小微。不得不说,央妈对银行还是很好的。尽管《指导意见》也规定了,互联网支付归央妈管,但比起来总有种不那么被待见的感觉。这次明确了,互联网支付的定位是小额、快捷、便民小微支付服务。这基本上就把支付的地位限制为了银行的补充通道。简单说就是打杂的。问题是,经过今年的线下拓展,支付宝和微信已经承包了大多数的线上线下商户。对其他第三方支付来说,绝对亚历山大。
 
逐步退出资金存管。这是另一个更大的噩耗。文件中对P2P的资金存管做了明确的规定,要求在“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实际上,监管层之前就有这个想法了。央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樊爽文就说过,P2P的资金托管应该在商业银行,第三方支付托管容易造成风险传递和溢价,有可能数倍放大行业风险。但现在的情况是,多数做了资金存管或托管的P2P,合作的都是第三方支付。换句话说,这对不少支付来说,是块重要业务。比如汇付天下、易宝支付等,都在这部分有相当的业务比重,真是想想都焦虑。易宝支付CEO唐彬认为,硬性规定银行存管似乎不太符合网贷市场的实际情况,政策上最好能够保留一些弹性空间。
 
P2P:大鱼吃小鱼游戏开始
 
拍拍贷CEO张俊透露,传言银监会的监管细则是很严厉的,出台后行业一定会出现倒闭潮。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黄震认为,这份文件是个重要的节点,中国的互联网金融从此要告别野蛮生长。
 
也就是说,传说的洗牌期要来了。接下来的画风可能是这样的:巨头真正进入,大公司开始狂欢,小公司生存艰难。
 
明确“信息中介”角色。是的,这个本来应该是共识的事情,终于被监管层讲出来了。P2P平台只是承担信息中介、撮合交易的功能,不能兜底和増信。考拉君还记得去年贷帮网爆出坏账之后,CEO尹飞表示拒绝兜底。现在再看贷帮网,已经转型成了城镇化小微金融平台,并且在积极向众筹等方面拓展业务。这也印证了业内的传言,拒绝兜底后,贷帮的日子很不好过。
 
所以对这次文件里明确指出的“信息中介”,在实际落地过程中能否被投资者所接受,仍然要画一个问号。而对于多数小平台来说,承诺兜底是拉拢用户的基本招式。
 
银行资金存管。前阵子,考拉君还提过,银行资金托管会成为P2P的趋势。结果这次文件里就说了这个事儿。不过值得注意的的是,监管层这次还是留了一定缓冲期的,只是要求了资金存管,而不是托管。科普时间又到了。存管和托管啥区别?简单说就是托管需要银行对资金账户进行监控,而存管只是协助性的金融服务,比如资金隔离、分账管理等。在托管的情况下,银行是需要获取交易数据、判断真实性并依据划拨的。银客网CEO林恩民表示,在存管形式下,一旦平台经营有问题,还是存在直接挪用交易资金风险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