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1060-0256
豆瓣前运营总监亲授:如何获取高质量的种子用户?
发布时间:2015/9/9 14:57:43来源:本站原创字体:
区都想找到这样的用户来帮助实现影响力。但获取这样的用户本身难度特别大。我有两个很好的例子说明就是小米和特斯拉:小米做扩散型种子用户最开始的时候是MIUI而不是小米手机,MIUI在做种子用户获取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太多利用到雷军个人的影响力,它最初的种子用户其实是所谓的100个超级用户,超级用户的获取不止是简简单单的认为论坛版主就是超级用户。在这个过程中小米花了很大功夫去研究哪些社区论坛用户最为活跃,有影响力。
 
如果你经常逛球迷论坛你会发现,很多很活跃的用户其实并没有影响力,而有影响力的用户又未必活跃,所以小米其实花了很多时间研究什么是论坛的超级用户,什么人在互联网的ROM生态里更有影响力。因为在小米之前,也有很多人发布各种各样的ROM,但真正有影响力的未必是做ROM的人,而是有能力横向去测评ROM,提出BUG、提出意见的人。而这部分人是小米早期所需要的。
 
在这里有一个误区,那就是很多人认为扩散性种子用户和KOL是一样的,但其实不然。
 
首先KOL是付费的,他并不是喜欢这个产品、主动帮你做一个推销员的角色,而是卖自己流量赚钱。所以他们和扩散型种子用户有很大区别,扩散性种子用户真的能实际跟进,而KOL使用你的产品则是一次性的,用一次就再也不用了。我们后期讲的营销型种子用户都是这类特征,他们并不会持续的帮你扩散你的产品。
 
所以小米初期并没有找几个名人大佬、找几个明星来做你的种子用户,而是找了刷机圈里面,可以持续的向小米提出要求、持续的和它互动的用户,这样才能在各个论坛里获得流量。
 
大家平时也会用微博、微信、社区、论坛,真正的KOL影响力其实有限,他们能吸引人来到这个地方,却不能吸引人留下来。能够吸引人留存下来的良好路径,是那些扩散性种子用户,他们往外走,吸引用户进来。
 
所以如果你的社区是需要良好口碑的话,那你需要运营的是社区型种子用户,而不是KOL。
 
再说说特斯拉,特斯拉早期种子既有一部分KOL用户,又有大量的扩散型用户。因为早期买特斯拉的人是一些新贵,他未必特别有钱,也未必是很有名的名人,但他们会觉得自己很有生活品位。
 
在早期,特斯拉采用邀请制购买,因为早期量很有限嘛,很多人提不到车还去抗议。所以特斯拉早期用户也不是特别有名,像电驴大全的创始人黄一孟,他对大众的影响一般,但是对早期的核心买家圈子是有一定影响力的。所以对于很多硬件类产品,扩散型种子用户还是十分重要的,你一定要泡到这个圈子里面去,找到具有扩散性的那个人。
 
4、社群型种子用户
 
这类种子用户需要用户之间彼此识别身份,也就是说我必须知道加入这种社区的人和我是一个身份我才愿意加入。这样的社群有两点:第一点是锁定身份,第二点是找到这些人。
 
一般来讲这样的社区都具有很强的邀请机制,这个邀请和知乎上的邀请还不一样,知乎的邀请是筛选用户的能力,用户需要有UGC的诉求;社群的筛选是希望用户有一种身份。
 
比如爱败妈妈网,需要在和睦家生的孩子才能成为爱败妈妈网的一员。再比如正和岛,正和岛社区需要非常强的身份认同,但和我们都没关,它是高端企业家的社交平台,它需要企业上一年年销售收入达到1亿,并且三年内无重大违纪记录,而且要遵守正和岛自己的一套类似戒律的东西才能够加入。
 
让我们看P1这个例子,这是个潮人社区,打扮的漂漂亮亮去三里屯的那种。它早期获取种子用户两个手段,非常有趣。
 
它早期在国内做街拍,所以P1会派很多摄影师去丽都酒店、三里屯附近,看到那些穿的很入时的人就拍。而这些穿着入时的男女来到三里屯,对自己的打扮被别人看到有一定的诉求,所以他们可以一下子获得两点:种子用户本身和种子用户传播的素材。
 
然后它就在网上发布各种各样的街拍,导致很多人很想加入,但是它还是邀请制社区,普通人进不去。而潮人的朋友也是潮人的比例会高一些,所以他们会给这些潮人发一条邀请,说你可以邀请朋友进来,这就形成了一个奇货可居的氛围——我特别希望我也被拍下来发到P1上,所以很多人会打扮的漂漂亮亮去那些地方(等拍摄),甚至有些人看到P1的摄影师还会要求,能不能给我拍一张。
 
所以他们就形成了很强的共同认同的社区氛围,爱败妈妈会也是一样,这种需要身份认同的社群,有筛选机制的,通过人际推广,是特别特别好的。像这样的妈妈在和睦家产房里都相互认识,刚生完孩子在医院里待几天,都会相识并形成很好的圈子,这样的微信群也很多。
 
很多妈妈会乐于分享自己的育儿经,在生孩子之前没有这么大的社交动力,生孩子之后加各种人,这会自动筛选出一帮很入时又很有钱的妈妈。所以爱败妈妈网就从这方面获得了很早期的种子用户,3万人估值就很客观,因为这部分用户非常精确、活性非常高,有很强的身份认同。
 
 
 
事实上,其他母婴社区就会有身份认同的问题,因为女性对身份认同和社区氛围特别的敏感。如果一个女性,在社区里面感觉其他妈妈和我不是一类人,会非常非常减损用户体验,所以女性社区,一定要在获取种子用户时,建立良好的身份认同。
 
有身份认同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一定会结社行成圈子,所以寻找种子用户时一定要找到这样的微信群、或者旧论坛,进行渗透,就可以“一网打尽”。
 
比如说创业,我自己是在各种各样的创业群里,会明显地感到各个微信群的氛围不同,里面的人很不一样,特别是活跃的人,他基本上是靠身份认同做直接的筛选。那假设我做一个创业社群,发布一个创业的产品,那么我肯定不是把所有创业者都拉进来,这个事是做不来的,已经有好多产品折在这个上面了——到处找拉创业人进来,却发现大家彼此没有身份认同,很难形成一个很好的氛围。
 
如果真要做一个好的创业社群,一定要意识到这个圈子有非常强烈身份差异的,不同的创业者就是说不到一块去。必须找到核心的人,而这样的人早就在微信里加入了大大小小的以人际圈子为核心的微信群,能够帮你做好筛选。所以这类社群类种子用户的筛选很重要。
 


1 2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