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网站困境:内容同质化待解 广告被新媒体分流
发布时间:2015/9/14 21:51:20来源:本站原创字体: 大 中 小
内容高度同质化,PGC能成救命稻草吗?
门户网站被业界越来越多的人定义为传统媒体。其一,它的运作模式和传统媒体差不多,所差的只是它没有版面(时段)限制,但门户的内容经营方式依然是围绕在热点;其二,它的商业模式也和传统媒体差不多,报刊卖发行量,电视卖收视率,门户就卖流量,以CPM及CPT为主。流量越高的页面位置就越容易值钱。
十多年前,新浪创立了这种“海量快速”的门户模式,也被其他网站所效仿。这种模式的弊端在于只是简单地集合众多媒体的信息,很容易造成内容的同质化。
在宣布转型的邮件中,凤凰网CEO刘爽指出,凤凰网的转型在内容上要差异于所谓海量快速之称的新浪模式的其他门户,我们内容要更加趣味,更加轻松,更加活泼,更具功能、服务特质,这样才能吸引更广大的80后90后甚至00后。
搜狐将内容转型的方向确定为自媒体PGC,张朝阳认为,内容的权威性由市场决定,而自媒体未来会走向PGC化,让专业人在专业领域的写作能力得以发挥,得到传播,扩散影响力。即使他并非写手,也能写出来。
搜狐的初衷是好的,但从实施的情况来看,远没有达到张朝阳所规划的状态,也不太可能达到这样的状态。现在自媒体PGC并不是没有出口,需要搜狐搭建平台,而是出口已经足够多。
虽然自媒体PGC是个新词,但这种生产内容的方式在10年前就已经存在,即博客。自媒体和当年的博客没有区别,甚至现在很多自媒体作者就是当年的博主,微信公号、百度百家、今日头条号等都是自媒体发生的渠道。可以想象,如果各个门户都转型自媒体平台,仍然面临同质化的问题。
广告被分流,移动端能挽回颓势?
去年以来,门户营收能力普遍开始下降。新浪CEO曹国伟表示:“在门户业务方面,我们面临一些广告客户转移预算的问题挑战,一些客户将广告预算转移到其他媒体平台,我觉得这也不只是微信或其它社交媒体的崛起导致,因为毕竟对于大客户来说他们其实总体上还处在投放品牌广告的早期阶段,所以会希望尝试不同的媒体类型,比如移动端的媒体,不光是移动端基于网页的新闻门户,还包括新闻应用、内容应用等,另外还有视频和其他垂直领域。”
张朝阳也表示,媒体门户在PC端的营收是有下降的趋势。公司也将加速提高移动端广告营收的增长,来促进公司广告营收的整体增长。
各个门户网站均把发展的重点放在新闻客户端上,头条+专题+直播的传播形式,则是新闻APP采用的主方式,满足了强调分享、互动的心理需求,精准地贴近用户的真实情感。
易观智库的数据显示,今年7月份,新闻类移动APP中,腾讯新闻、搜狐新闻、今日头条的月活跃用户数分别为,9769.9万、7615.3万、7372.8万,占据了前三的位置。但新闻客户端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因为据易观的调查,大部分用户都不会装超过3个新闻客户端。
各家新闻客户端不惜重金使用各种手段推广自己的新闻客户端,比如凤凰新闻客户端签约了网络红人凤姐做主笔,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移动端展示效果比PC差,依靠广告很难挽回PC端的颓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