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7轮,大姨吗柴可:搞定流量并不难,真正难的是变现
发布时间:2015/11/13 14:29:20来源:本站原创字体: 大 中 小
企业,资本也会青睐于这样的企业,最后就造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状态。
如果所有的公司都生产廉价、劣质的东西,周而复始的循环后,每个企业挣的钱都有问题,每个人做事情的方式都有问题,最后这个社会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在医药行业,拿“天麻”打比方,天麻素和天麻粉都是国家药监系统所认可的材料。在做“天麻头风灵”的时候,天麻素和天麻粉的区别在于,天麻素是化学合成天麻得主要成分;天麻粉是真的天麻研磨成细粉颗粒,两个成本相差40倍。
在这个商业环境里,大量企业会选择更廉价的天麻素。虽然法律是允许的,但略知中成药一二的人会知道一个原理,两者的效果会有比较明显的区别。消费者也会选择便宜的、天麻素生产的产品。于是国家药监系统也觉得自然而然,认为这个药品卖得虚高,一杆子把这个药品做了最高定价。
于是本来做良心产品、用天麻粉做产品的企业丢掉了很多毛利。我父亲的“天麻头风灵”也就没有毛利,完全可以不生产这个药。但是,我震惊的是,至今我父亲的企业还在用天麻粉生产这个药,它每卖一盒大概要亏几块钱。
他为什么要去做这个事情?原因很简单:企业招牌很重要。他做了最差的选择,居然选择用亏本,继续去供应这个产品的生产量和销售量。我本来以为这个事情会以悲剧收场:公司会亏得一塌糊涂。
但是,一个企业的初心和良心给他带来了很大的转机。他用这样的思路做产品,他的整个团队,包括推广和销售团队信心非常强,对公司的信仰非常高,在其它的品类上面创造出了更高的利润空间。
当所有的产品都是凭良心去做,总有一些产品是不受到价格体系约束的,其它品类的上升是非常显著的。最有意思的是,其它品类也因为这个品类的固执和坚持,使得产品品质、渠道销售信心都倍增,所有的进货渠道都认为这个企业出来的东西一定是更好的。
最终,虽然这个药品亏本了,但其它药品在同类领域的信任度和销售价格都在狂飙。消费者很多时候只要看到“贵州宏宇”出品的药品,对它的信任会有一个绑定的效应,它产生了一个更广泛的社会效应。
万事万物都有一个因果,一个看上去比较笨的选择,不一定带来坏结果。
不要做一些你临死时会后悔,或当时违背了自己的良心和初心的事情。我觉得我们把自己当成“死人”来看的话,会发现你的一生是一个逆向的过程,你早晚有一天都会死的,所以你是想光彩的死,还是死的时候被别人唾骂?这个是可以选择的。当你坚持下来、做到你自己的时候,真正的质变就开始发酵和产生了。
“十字路口堵车”,退一步才能不打死结柴可 大姨 融资 流量
“打死结”的事情在路上天天发生。大家开车时都有这个经历,在一个十字路口,明明已经黄灯了,前面的车已经排到了上个路口的尾巴,但是我好像还能走,我就一定要顶着它屁股后面,不管是不是会把中间道给斩断,如果我不走后面的车就会不停的催。
中国人开车着急的态度,就像我们做企业一样。资本、商业环境或竞争的压力,会催着你把你的车停在一个并不通畅的路口——在当下我们似乎在被外力推着做决定。但是一旦什么东西被资本过多介入和催熟之后,会丧失掉自己的节奏。
在2014年我们迫于竞争和压力,不得不做一些大的市场投放,因为似乎所有竞品都砸钱抢流量,我要求我的团队,去找不花钱的做流量和用户的方法。
于是他们发现了ASO的方法获得了很多的效益(ASO就是APP Store Optimization应用商店优化)。虽然后来这个方法被苹果发现和禁止掉了,我们就没有再做ASO了。
但是如果我跟所有当时的推动力一样,鲁莽地砸钱做流量,我的团队永远也不会找到便宜和廉价的ASO手段,我们也不会因此获得一个更机动、更灵活的团队。
我把我的节奏放缓下来,我让我的团队重新梳理自己做事情的方式、策略和方法。这件事情之后,我发现团队变得更加强大了,渠道推广手段也更加多样,成本也降下来了。当我再给他们钱时,发现他们把钱花得无比有效。
紧接着产生了行业效应,发生了有意思的事情。当我们不再在应用市场大规模投放,别人好像也不太愿意投放了。
可能以前你们俩较劲儿,每个月砸三四百万在这个渠道上,你走了之后,只有十万二十几万了,这是一个几何量级的降低。
这也就是为什么今年滴滴和快的、58和赶集、美团和大众点评、携程和去哪儿进行了合并,因为我们不能永远把注意力放在对手身上。永远都会有对手,但是你的用户不会永远在那里等你。
一个企业的能力和发展是有限的,我们拨了10%的精力去看竞争对手怎么做,我们就少了10%的精力去看用户还需要什么,去看哪里我们做的还不够好。
在把握节奏上做得最好的公司,它一定不会去看任何的竞争对手,而是全心全意、非常深入地去看它所服务的客户和人群的需求。
不要以为你自己坚持了,你就一定会被别人超越过去,所有的超越都是临时的,所有的“按喇叭”,你都可以不去听。
慢慢做不一定会输,你看今天我们说盈利能力最强的一些企业,真得挣钱的企业,哪一个不是花了几十年或十几年的时间稳扎稳打,做一个好的产品。用有毛利、有净利的方式慢慢做起来,这样它的销售团队、组织架构、成本结构才是最优秀的,它的企业才是最持续的。
整个商业环境和交通环境一样,我们去硬碰硬的时候,就陷入了死循环,打了个死结。当大家都退一步,看一看更聪明的方法时,或许所有的友商都找到了出路。
我也更相信一个社会化效应,当更多的企业家坚守“不打死结”,不去因为后面的人BB,不去因为社会环境浮躁或资本推动,就丧失掉自己的步伐,去追逐前面的死胡同时,商业环境本身也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