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 前,秦朝离开了新浪美食频道,和他的搭档谭野合伙开始创业。2013年 这一年到年末,微信收获了 4 亿用户,正向国民级应用进一步迈进。这一年,在微博产品到达顶峰的同时,微信推出了公众号平台,突然出现了一块新大陆,后来孵化出了自媒体生态。
秦朝在 2013年 成为 “自媒体” 中的一员,做起 “餐饮老板内参”(以下简称 “内参”)这个公众号。2年 时间,餐饮老板内参聚集起了一批高度相关的人群:餐饮行业的老板、经理人、小业主以及投资人和从业者。从媒体内容起家,餐饮老板内参现在正围绕这个群体开始提供金融、培训更多的服务,做重度垂直。
微信公众号作为低门槛起步平台,而内容是刚需用来吸引同质化人群,聚集起用户后再围绕这个群体提供更多的服务成为一种创业模式。与 “内参” 类似的,“内参” 背后的投资人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于今年成立了狮享家新媒体基金,投资了数家微信公众号自媒体。
在过去,行业垂直门户网站,甚至传统媒体行业杂志都有存在,然而在移动互联和新媒体变革中,餐饮老板内参却能由不起眼的公众号发展到如今估值 1 亿元人民币。36 氪专访餐饮老板内参 CEO 秦朝,剖析餐饮老板内参的发展,深聊下怎样从自媒体发展成重度垂直。
餐饮老板社群
秦朝一直没怎么想过社群这个概念。餐饮老板内参从内容开始,最初定位是给餐饮行业老板提供内容。经过 2年 的发展,目前粉丝突破了五十六万,全国各地都有其粉丝、客户,对互联网时代餐饮经营理念有一些相同的认识和需求。这 2年,餐饮行业面临着互联网的改造,有了很多新玩法和思路,秦朝发现,长期看下来,关注 “内参” 的人跟一些不关注 “内参” 的人是不一样的。
吴晓波说,社群是把一群有相同价值观,相同审美观的人聚集在一起。餐饮老板内参通过内容把社群凝聚起来,秦朝越来越觉得 “自己像一个封闭的、闭环的、生态的感觉,未来可能会有上百万用户,这群人聚集在一起,大家不需要求之于外界,在内部就可以完成一些服务。”
“内参” 最初在创业时提出要打造一个餐饮产业链的社交与服务平台,但当时也并没有看得很清晰,也不知道未来是不是真的要做教育培训和互联网金融。随着近两年跟用户接触,深入了解用户需求,他们发现可以去做一些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这样也更有利于用户跟平台间的黏性。
粘性建立在两方面:第一,每天读者看媒体内容。第二,自媒体、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一个很大的区别是它不仅仅是一个媒体,传统媒体缺乏互动,缺乏对用户了解和掌握,没有办法做有针对性的产品与服务,但是互联网新媒体具备这个优势。
“内参” 过去两年多定义自己是一个新媒体,恰恰是用了新媒体的方式,聚拢了大量有忠实度的行业用户。但是,一直以做媒体的方式滑行下去,那不是秦朝最终目标,也不是他认为牢固的连接方式。真正做到重度垂直的行业新媒体,只有服务和产品才能真正深入到行业底层的刚需。
媒体之上做重度垂直
目前这个阶段在外人看来应该是秦朝最踌躇满志的时候,打下了基础,聚集了人群,可以探索更多的业务方向了。秦朝确实也踌躇满志,这个时候恰恰是需要冷静思考,踌躇满志某种程度容易膨胀。
创业过程中,秦朝发现,餐饮行业太大,需求太复杂,意味着空间大,可做的事情多。“内参” 设想过招聘、类似团购的集中采购、针对餐饮行业找店铺选址类似搜房网的网站,后来发现不可能一下子做完,一口气吃个胖子。最终经过梳理,餐饮老板内参决定做两方面:一是教育培训,二是互联网金融。
教育培训是 “内参” 模式里最重的,重在课程的研发、设计、师资资源整合都要自己做,而联合招生、推广、在商学院教室场景下培训不是复杂的事情,通过与专业商学院合作即可。
模式本身简单,这块业务源自用户群体的需求。
餐饮行业老板有强烈需求去接受培训,行业竞争惨烈,每天有很多新的餐馆开业,每天也有很多餐馆倒下去。餐饮老板迫切需要新的理念和知识体系,尤其是在黄太极、雕爷牛腩、西少肉夹馍这些带着互联网基因的餐饮企业出现之后。
另一块是互联网金融。“内参” 涉及互联网金融较多,在模式里属于偏轻的。比如 11月 与点融网合作发布 “大食贷” 产品。餐饮老板内参掌握行业用户及用户需求,把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梳理出来,告诉对方。而点融网有专业的互联网技术研发实力、资金管理实力、风险控制实力,能够满足中小微创业者前期的借贷融资需求。接下来,餐饮老板内参也将通过合作方式尝试股权众筹类产品。
“大食贷” 这个产品满足的是中小微餐饮企业的资金需求。秦朝想从最底层的需求满足餐饮老板这个群体,建立更深度的利益绑定,增加粘性。用 “大食贷” 借款、还款是一个长周期。与媒体一起,两个业务叠加能进一步加强粘性。
“内参” 是一个面向 B 端用户的自媒体、新媒体,关注者多是餐饮老板,每个 B 端用户后都是一个项目,秦朝认为,这里面一定有相当比例的优质项目可以供他们和创投机构去孵化。而媒体本身的优势是长期关注这个行业,推广上有优势,能对接创业者和投资人。
在媒体内容之外提供产品和服务,打到行业底层的刚需,不仅仅是个媒体,秦朝认为这才是重度垂直。
与互联网金融合作推出服务餐饮行业的金融产品
“内参” 之所以说 “大食贷” 这个产品、服务也会增加粘性,是因为在餐饮老板内参的微信号有专门申请渠道。餐饮老板直接通过 “内参” 来申请贷款产品,相当于入口,审核放贷是由点融网来做。
秦朝将 “内参” 定义为一个连接器,餐饮业市场巨大,过去两年时间 “内参” 积累了五十多万用户,增量空间巨大,而中国的餐饮企业数量巨大,每年都有大量更替。作为连接器,内参能输出标准化的需求给点融等合作伙伴。
“需求本身在发生变化,比如这两年的餐饮老板创业群体跟前两年是不一样的,一个咨询花了半年时间做出来的报告,真正到实施的时候,报告未必那么准确,这就是传统媒体跟互联网的最大区别。”“内参” 去研究行业用户变化,需求变化,痛点变化,动态地去调整。
双方各自基于专业进行合作,一个有媒体和行业优势,另一个有互联网金融优势。秦朝看中的是点融网的创始团队和高管。创始人之一曾是美国 Lending Club 的联合创始人,团队在金融和技术等专业层面是秦朝特别需要的。而 “内参” 唯一诉求是希望有一款金融方面的标准化、专业化产品,满足用户。“内参” 的核心工作是做用户。
双方合作的商业模式,一是传播,点融网向 “内参” 付费,宣传 “大食贷” 这个产品。另一个是 “内参” 作为入口,每一单借款都有固定佣金。点融网与餐饮老板内参是独家排他合作,从 “内参” 入口申请的,“内参” 都会获得佣金。
秦朝认为 “内参” 没有必要组建一帮金融风控团队,自己开发一款互联网金融产品,还要跟 P2P 行业竞争,打得惨烈,最终盈利链条特别长,还不如专业对专业的合作。“内参”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秉持几个理念:第一,保持轻公司。第二,保持一个自由灵活的接口功能。“我们知道自己专注什么,聚焦什么,擅长什么,不擅长的东西就寻求专业的人,擅长的人一起合作,这是未来主流商业模式特征。”
而加上 “内参”,点融网就有了媒体的影响力,在现有存量用户基础上还能继续服务 “内参” 中新的用户。接下来,“内参” 还可以与点融网进行更深度的合作,这样双方很难分开,或随意说不玩了。在数据层面,“内参” 可以向点融提供一些餐饮行业用户需求的数据、经营数据、交易数据等数据,互联网金融机构都要有风控能力,但是数据未必是每个机构都有,金融机构从专业角度较难获取。双方的数据合起来,点融在放贷时根据自己的风控模型就可以更好地保障贷款质量。
一个公众号起家,从 0 到 1
创业之前,秦朝在新浪做美食频道,做的是 to C 的事,很难向商家收费。于是秦朝再创业就选择了 B 端。
“我要创业,必须考虑商业化问题,考虑生存问题。” 当时他有几条粗略判断:第一,餐饮业永不消失。第二,互联网无法替代。第三,餐饮老板属高净值群体,且易商业化。第四,餐饮业现金流特别好,有较强购买力。餐饮行业的老板现金流上来钱快,花钱也快,而且花钱很大方。有个别极端的情况是有的餐饮老板两天时间能掏 28 万去参加思巴达培训。餐饮老板的紧迫性很强,很多互联网餐饮人闯入这个行业,改变了格局,让餐饮老板感到头晕,不知道怎么玩。守着这个行业,“内参” 找到了机会。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