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1060-0256
中国的资本市场不会再错过下一个BAT
发布时间:2015/12/16 9:09:46来源:本站原创字体:
 
我们为什么错失阿里巴巴?
 
为什么题目这样刺眼?因为我是这个行业的从业者,二十多年来,其中有十几年我做证券公司总裁和董事长,我对那个行业有切肤之感。
 
四年前,当我离开这个行业的时候,我就跟我的员工对话,两三年前,当我开始做天使投资的时候,我们的员工,原来我们的投行人员——大家知道华泰联合证券的投行是国内比较牛的——都来找我,我说你们如果创业,我是不投你们的。
 
他们比较不解,也很伤感,问我为什么呢?我说,我四年前决定离开证券行业的原因之一是,任何一个行当,它应该可以足以托着你走,推着你走,如果这个行业的江湖地位每况愈下,它对你就是负效应。
 
我在证券行业混了这么多年,2000年之前银行从来就是爷,在2000年之前保险不是个东西,保险跟证券公司相比江湖地位差很远。当我历经挫折,2000年又混到副总裁的时候,当时我是最年轻,31岁,收到无数的贺信、无数的电话。
 
但过了多年之后,证券公司的地位每况愈下,从2000年之前的两三万亿资产,混到三四年前仍然两三万亿,相反保险从一万亿到15万亿。所以这个行业对我来讲,找不着北,有句古话叫“男怕入错行”,真的是这样。
 
那么投行呢?为什么我不愿意投投行人员出来创业的,中国投行人员最近三年有很大进步。
 
三年前的情况是,中国的证券公司,中国的资本市场只允许煤炭、化工、石油等传统企业上市,互联网企业一个都上不了,跟互联网是不接轨的,跟这个时代最先进的生产力不接轨,而这恰恰是资本市场可悲的地方。因为资本市场最牛的地方就在于,资本市场嗅觉最敏感,资本市场是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恰恰在中国不是,这是我的一个小故事。
 
去年阿里巴巴上市,我相信对中国所有人的刺激都是空前绝后的,包括对政府的刺激,我们没能把阿里巴巴留在中国,也没能把它留在香港,它去了美国。当然话又说回来,它去美国一个额外的效应,阿里巴巴在中国崛起,这么一个牛逼的企业,印证了中国3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这是一个额外的成果。
 
但从资本市场来讲,非常可惜,非常可悲。因为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伟大的经济体,不可能有伟大的资本市场,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华尔街只能在纽约。当年香港回归的时候,新加坡跃跃欲试,觉得取代香港的机会终于到来了,20年过去了,新加坡资本市场越来越萎缩,凡是当年去新加坡上市的中国公司都在退市。
 
阿里巴巴这么伟大的企业去了美国资本市场,毫无疑问这对中国资本市场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不信?听听圈子里的谣传,说BAT都是老外在控股,说腾讯是被非洲某个基金控制,孙正义从阿里拿了多少钱。这对我们是一种耻辱,说我们是在给外国人打工。
 
还有一个耻辱,VIE结构。我们听了这么多VIE结构的公司,今年资本市场好的时候,大约有500家VIE结构的公司准备改回中国框架,回中国上市。VIE结构很难,原因有很多,我觉得有个原因之一就是中国资本市场向这些互联网企业关上了大门,这是“逼良为娼”的结果,是我们把它们推向国外资本市场,所以它一出生就是喝着美元基金的奶水长大,从一出生就吃面包、吃牛肉,它的胃口已经完全适应了美国人的市场,没办法在中国上市。
 
错过阿里巴巴之后我们如何反思?不是错过阿里巴巴15个月以后,而是我们一直在反思,中国资本市场应该如何拥抱这个时代。刚才我讲了,资本市场是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最应该拥抱这个时代,资本原本是最血淋淋的,最敏锐的、最接地气的,但中国资本市场却错过了整整一代互联网。
 
中国资本市场的前两次重构
 
其实不只是监管层被深深触动,去年中国整体上下都被深深触动,所以引发了中国资本市场的第三次重构。我先讲一下我理解的中国资本市场的前两次重构。
 
1990年深圳上海两家交易所先后开业,但时间不合适,所以1993年之前中国没有证监会。那个时候的从业者,要申报材料、上交材料,需要去国家体改委审核。1992年国务院通过决议成立证监会,到1993年3月底到4月初在天津召开了中国证监会成立大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