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1060-0256
腾讯创始人Tony对谈:如何看待现在的腾讯,以及将来的腾讯?
发布时间:2016/2/24 14:26:55来源:本站原创字体:
>  
后来我转入互联网业后,就没有时间去焦虑了,面临的是用户一个接一个的问题,解决一个再面对下一个,我喜欢面向最终用户的产品和技术工作,每当解决掉一个很难的问题时,我就会很开心。
 
团队负责人应该关注KPI之外的事
 
问:公司考核其实是基于KPI的,但你说过不能紧盯着KPI,有时候可能KPI完成了,但回头一看世界都变了,不过对于基层员工来说,他不可能不去完成KPI,怎么解决这种冲突?
 
Tony:这个问题不在基层同事,应该在团队领导人的层面,他们应该经常问自己想要什么?很多时候KPI只是一个数字,这种数字固然有现实的意义,但如果团队领军人只关注这个数字,那在这个行业就走不远。
 
市场份额可能代表上一个浪潮的成就,下一个浪潮来临时,你的产品和服务也许就被淘汰了,作为领军人,若只为了今年的业绩和奖金努力,就有点无趣了,期望他们更有追求,将眼光放长远些。
 
好团队要为成员创造更灵活的工作方式
 
问:在工作上,你有着“拼命三郎”式的形象,那么你加班时,怎么保证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呢?很多同事在乐问说,工作太忙,以至于没有时间去学习和充实自己,你当年是怎么学习的?
 
Tony:在互联网行业,投入很多时间是难免的。这个行业集中了最优秀的人才,最充裕的资金,有着最激烈的竞争,的确要比别的行业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立足。
 
在一些特定攻坚阶段,在救火的阶段,大团队全力救急不会少。但团队如果长年累月都绑在办公室,绑得很死,那么就不是好的状态。
 
总在疲于奔命,说明团队的工作模式和工具平台建设欠账太多,太多紧急而并不重要的事务绑住了大家。
 
举个例子,比如一个服务的系统升级,若发布工具和监测工具建设得比较完善,也许一个大版本升级只需两三位工程师值守即可。若工具建设不佳,则可能要几十人守着待命,这样就让大家的生活很糟糕。
 
互联网这个行业,我们如果好学和肯学,总会有许多学习机会。除了网络上丰富的资源,公司内部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教训,有许多实战经验丰富的同事,可以在他们身上学到很多。
 
而每个人所处的阶段也不一样,一个刚毕业的人,它还没有成家,呆在办公室时间可能较多,工作和学习可以利用的时间可能也较长,成家和有了孩子之后,可能就需要更灵活的用好碎片时间。
 
随着移动化技术的进步,也希望我们的产品、技术、运营能很好的进化,团队成员之间应能创造更多柔性灵活的相处之道。
 
问:我了解有些团队领导,就要求每天必须加班,严格要求工作时间,规定得很死。
 
Tony:这样的领导感觉魅力不足。工厂是需要严格限定时间,一道工序接一道串行,大家拴在一块。但互联网业不是工厂,而是一个高知识密集行业,好的领导应该为团队创造更灵活的相处方式。
 
世界总是在迭代,要心平气和接受
 
问:微信发展很快,那么你对QQ和公司增值业务的现状和未来怎么看?
 
Tony:每个产品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微信代表了另外一种思想,没有PC历史包袱,拓展了很多原来从来不用IM的人群。
 
很多四五十岁的男士以前很少网购,他们因为用了微信,要发红包,学会了微信支付,进而学会网购。这是微信带来的新形态。QQ受到较多冲击和影响,这是正常的,世界总是在不停迭代。
 
我看到身边很多中年朋友开通了腾讯视频,他们以前是不用QQ的。现在他们为什么会开通腾讯视频呢?除了视频内容的魅力之外,还因为腾讯视频支持微信登录,他们就可以选用了。
 
这对所有增值业务来说是很好的机会。像音乐、图书、视频,通过支持QQ,微信双登录,可以扩展更大的用户群。增值业务可以更开放的看待这个世界,在国内支持QQ和微信,在海外,可以支持Facebook和Whatsapp等。
 
对于微信而言,经过几年发展,现在已经形成相当大的规模了,会面临很多复杂的社会问题和生态问题,WXG(注:微信事业群)还需要很多创造,需要通过极大的努力去解决难题。
 
我个人估计未来QQ/Qzone的用户群体会比较年轻,微信的用户群体相对来说年龄会大一点,年龄跨度也更大。SNG(注:社交网络事业群)团队的心态需要更平和,年轻用户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群体,也会有很多创新空间可以发掘。
 
新闻门户行业需要有革命自己的勇气
 
问:今日头条这种智能推荐的新闻模式兴起后,对传统门户和新闻客户端造成较大冲击,你怎么看这一趋势?
 
Tony:传统门户诸如新浪、网易、腾讯网,依靠的是编辑对新闻时效性的把握,将各类新闻推送给用户,背后比拼的是团队对内容的把握能力。
 
今日头条则走了完全不同的一条路,全是云端的,根据用户的点击与兴趣来学习用户的阅读喜好,从而形成千人千面的推送内容,具有很强的颠覆性。
 
互联网行业就是这样的,所有的领先都是暂时的,颠覆很可能来自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模式,对OMG(注:网络媒体事业群)的同事来说,我期待他们有更多的创新,以自己革命自己的勇气,去参与下一代云端智能资讯服务的竞技。
 
希望腾讯游戏可以推出有情怀的作品
 
问:最近乐问上有很多关于腾讯产品的问题和担忧,比如腾讯手游收入在IOS上被网易超过,腾讯的许多产品口碑不好,大家都很担心,你怎么看?
 
Tony:网易是一个值得尊重的公司,体验过他们的有道词典、云音乐、云笔记,可以看出来他们对产品很用心,是业内值得尊重的同行,有好的对手,对公司而言是好事。
 
对IEG(注:互动娱乐事业群)的同事来讲,我蛮期待他们在商业化之外,能够有更多的抱负,更包容的心态。我之前看过一款游戏叫《Minecraft》,在海外许多孩子都非常喜欢,它的商业化程度并不算高,但它给予了孩子们一个创造世界的可能,教育界都鼓励小朋友玩这款游戏。这类游戏在商业上虽然不是赚很多钱,但它的社会价值是巨大的,我也期望有朝一日,互娱能够推出这样有情怀的作品。
 
问:你提到游戏的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可能有同事担心,做这种东西,商业化很差,那年终奖和收入就会受到影响。
 
Tony:有情怀的东东,并不意味着就是亏损,也有优雅的商业化机会,有在社会效益和商业中优雅平衡的机会。希望在激励体制或文化机制上,IEG也能够有所创新,能够兼容多种形态。
 
业余爱好是看书下棋
 
问:你离任管理层之后的生活状态是如何的?
 
Tony:离任管理层后,我的生活节奏也发生了一些改变,时间较为充分些,可以多一些时间陪下家里的老人、小孩。但自己晚睡的生活习惯还没有能改过来,使用手机过多,既影响健康,也导致家人经常投诉我。:(
 
问:据说你工作之外业余爱好不多,除了下象棋,现在还下吗?
 
Tony:还在下,互娱的象棋APP做得不够好,我经常向团队吐槽和反馈建议,期望他们能有大的改进。
 
 
问:那你平常有看书的习惯吗?或者去看看电影?
 
Tony:看电影更多作为陪家人的活动,实体书买得比较少了,大部分书都是在kindle上买的,最近也在体验微信读书App,给他们吐槽了不少,提了不少建议,算是职业病了。
 
寄语:独立思考亲手体验
 
问:卸任后你担任腾讯学院讲师,目前还没看到你安排课程,打算什么时候开课呢?
 
Tony:从管理层离任后,2015年我主要帮腾讯学院培在资深同事培养上贡献一些助力,担任飞龙、攀登计划的嘉宾,以及帮助推动海量之道的技术课程的升级版。
 
预计2016年春节后,会有一些产品思想方面的切磋尝试,不是课程,更多是研讨性质的,研讨名字暂时取名为“优雅连接”,和负责产品的同事切磋一些思维。
 


1 2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