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1060-0256
为什么我们用2年时间只做了1500个用户
发布时间:2016/3/24 15:55:28来源:本站原创字体:
2015年底,我从百度离职。做了一件百度一直教我做的“喜欢并且擅长的事”。
 
虽然在之前两年的周末我们都在运营这件事,但我们的“增长”其实很慢。
 
接下来你将看到一篇广告,一篇有趣而性感的广告。
 
但我们更想让各位知道的是我们用了三年时间在做的这么一个“产品试验”,回答的问题也只有一个:先有好产品还是好用户?
 
差不多半年前吧,很多人会跑来问我:三节课现在有多少用户?
 
我回答:1500人。
 
问的人会很惊讶:你们做了多久了?
 
我说,我们做了两年多。
 
于是,提问者会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我:两年多才做了1500个用户么?
 
我很平静,并且没有解释。
 
我内心的想法是,我们不是用两年做了1500个用户,我们是用两年交了1500个朋友。
 
没错,两年发展了1500个用户的效率实在是太低了,但两年交了1500个好朋友的效率就完全相反。
 
也有人问我,你们三节课有什么产品么?
 
我说就一个微信订阅号,一个PC网站。
 
于是她跑去看了一下,说,就这些产品么?
 
我说,是的。
 
我想这位朋友肯定也会想,这厮号称做了这么多年的产品,服务过几亿用户,看起来逼格各种高,我看产品也不咋样啊。
 
其实,如果把拥有海量用户的app、设计漂亮的网页作为产品的话,我们目前确实不算是有好产品。
 
但如果把我们的服务作为产品的话,我们有口碑和粘性最好的产品。
 
所以,我也经常会想这样一个问题:是先有好产品,还是先有好用户呢?
 
那么,我们不妨先想想看,假如你想要“先有好产品”,可能会发生什么呢?
 
我猜,就我们最常见到的故事来看,通常可能依次会出现这么几个阶段:
 
1.你假设了一个需求,围绕着它去确定产品的功能
 
我时常发现,有些创业者和老板们,往往习惯于拍着脑袋做决策,拍着胸脯说资源,拍着桌子骂产品。
 
他们是“三拍产品经理”。
 
这些“产品经理”(其实不应该称为产品经理)一般从一个自我暗示的需求出发,会说“如果有这样的产品我肯定会用啊”,“你说,有这样的产品你会不会用?”
 
如果你说你不会,他肯定会说“那你不是典型的用户,反正我肯定会用”。
 
既然老板觉得这个需求是真实存在的,下面的人就赶紧开干吧。
 
于是,“三拍产品经理”们带了一帮兄弟们真的开干了,他们做啊……做啊……做啊……
 
天亮了会黑,天黑了也会亮。
 
直到有一天,老板说:我们开个会吧,大家停一停手里的活。
 
2.你感觉哪里出了点问题,得分析分析竞品了
 
老板说,你们忙碌的没日没夜的,我也一刻都没闲着,一直在刷微信的订阅号和36kr的文章,我把订阅号的文章都看了,发现一个和我们做的类似的产品,人家融资到A轮了,劳资的想法都被他们做完了。
 
“那看来我们的方向很对啊,老大!”
 
“问题是,他们快死了,我上去用了一下,基本没反应了”
 
一屋子的产品运营面面相觑,研发心里跑过去1000匹“草泥马“。
 
于是产品经理们陪着老板开了3天3夜的会议,会议室夹杂着午饭和晚饭的味道,已经分不清哪顿吃的什么菜了。
 
也不是没有效果,大家讨论到非常纠结的时候,有个新来的产品经理实在忍不住了,说了一句“我们找个用户来问问不就知道了嘛”。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于是乎大家决定要去找点用户来聊聊。
 
3.你找来了用户,问了一堆问题,然后似乎从中发现了什么
 
 
大部分产品经理在面对用户的时候是不太自然的。这种不自然就像新媳妇第一次见公婆的感觉。
 
更多的产品经理在提问和访谈的时候是缺乏方法的。这种访谈既不能赤裸裸地问结果,也不能绕了一圈被用户带沟里去。
 
我的方法是讲故事。用叙事的方式去寻找线索,偶尔引导用户思考一下问题。
 
谁最会讲故事呢?当然是琼瑶、金庸和各种编剧了。他们一般是用“角色、场景和矛盾(也叫冲突)”的方法来讲故事。
 
我就用“用户、场景、痛点”的方式来讲故事。
 
“ 
角色=用户
 
场景=场景
 
矛盾=痛点
 
于是开始了一场叙事的对话。
 
比如,我想知道一个产品经理平时是怎么发现一些新产品的,我有一段如下的对话。
 
“ 
我:最近有什么好产品可以推荐么?
 
答:有啊,比如balabala...
 
我:咦?这款我还真没用过,感觉怎么样啊?
 
答:还行,主要是画质特好啊
 
我:恩,我下来看看。收费么?
 
答:不收费,从来不下收费的,这年头谁还用收费的啊。
 
我:好吧,我被鄙视了。你给我看看你还下了那些app。
 
答:你看下我手机吧,这个文件夹主要是新的。
 
我:擦,你用的好多啊,下这么多干嘛?
 
答:没事下着玩的,平时也比较喜欢多看看。
 
我:好习惯啊,你自己找到的还是别人推荐的?
 
答:都是我自己app store找的。
 
我:你一天很闲么?
 
答:忙死了好不好,但这个还是必须要做的事情,不用感觉会落伍啊。
 
我:哦,找这些东西费事吗?
 
答:要想找到新的好的,肯定要费点事,热榜的和首页推荐的基本就不能看了,得去看热搜、新榜、评价这些,反正是不省事。
 
在这个过程中,我基本上完成了我想要的信息。假设我的目标用户是一个发烧级的互联网产品经理的话,这个跟我聊天的对象无疑是我的精准用户——喜欢玩各种app,并且“玩各种新鲜的APP”已经成为了他的一种习惯,但他寻找的过程比较费时,同时他也会有分享和炫耀的需求。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