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对于那些早就被调教过的老司机来说,看个国内没有上映或者发行的电影,根本就不是问题,因为他们有万能车钥匙 —— BT(Bit Torrent)种子。
虽然他们熟练使用这工具,但是多半不知道是它谁发明的。。。
差评君觉得今天有必要跟大家介绍一下这个造福全人类,让天桥下卖盗及打孔碟小贩哭晕的人了!
布莱姆·科恩:
1975年,布莱姆-科恩出生在纽约上西区的一个普通家庭,在那个年代,个人电脑刚刚开始出现。
布莱姆的家庭虽然普通,但是他的父亲还是对新鲜事物很看好,于是给家里买了一台 TimexSinclair 个人电脑。
TimexSinclair 1000
这台电脑成了布莱姆懂事之后最喜欢的玩具,5 岁的他,已经开始在这台电脑上学习 Basic 语言了(一种简单的编程语言)。。。
Basic 语言
就这样随着时间推移,布莱姆慢慢长大,他在编译程序上的天分显示的越来越明显了,不到 16 岁,他已经会用 3 种语言编程了!
不仅会编程,他还是个学霸,在 1993 年,他从史岱文森高中毕业,考入了纽约大学。
史岱文森高中
来源:新榜(ID:newrancn)
在公众号出现之初,就有运营者推送图文盘点值得关注的公众号,“互推”雏形由此产生。几年过去,新榜专访众多优质大号运营者后发现:直到现在,互推依旧是提及频率较高的一种引流方式。
新榜将以2016年8月500强发布的104655篇内容与2015年8月500强发布的107339篇内容为统计样本进行研究,尝试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当前的互推形式主要有哪些?
相较一年前,互推发生了哪些变化?
哪些账号特别依赖互推?
互推真的对涨粉引流具有奇效吗?
1.互推由来已久
新榜在今年6月25日和8月27日分别对话优质原创账号“大家”和“小北”,访谈中他们都提到互推是重要的引流手段。追溯公众号的互推历史后发现:2013年12月30日(在微信公开阅读数以前)“果壳网”就盘点过《2013年十大公众号推荐》;去年10月13日,“人民日报”也曾撰文《关注最权威的号,了解最真实的中国》。
2.互推是微信的灰色地界
对于公众号而言,互推是一种常见的引流方式,更衍生出形形色色的互推模式。这其中有一些互推模式违背了微信公众平台一直尊崇的“用户体验至上”原则。因此微信公众平台在去年4月29日发布一则处罚公告,旨在管理违规运用阅读原文放置违规关注链接的公众号,试图净化平台。与此同时,在《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规范》的第3.2.1条中也明文将公众号互推定义为微信禁止的刷粉行为。
由于互推之于公众号是强需求,当公众号的互推行为未触及平台底线时,微信亦未强行干预。
3.常见的互推模式
互推作为常见的涨粉方式,基于以下逻辑:
1)多个公众号一同互推能够有效共享订阅用户的注意力
2)在用户粘性较高的公众号中存在用户附着在公众号的信任价值
3)互推的公众号群也会考虑彼此间用户调性与差异,以使互推文有效曝光在潜在用户面前
由此衍生出以下几种常见的互推模式:
3.1 全文互推
互推内容为内容主体,在标题中直接告知用户此为互推内容
3.2 文末互推
互推内容置于文末,性质更接近日常广告位;独立于内容主体,这种互推方式应用最广。
3.2 关注后互推
在对话框中以关键词回复,或者以被添加后自动回复的欢迎语进行互推。(此种互推模式并非出现在推送图文中,因而不在本次统计范围内)
4.互推文的判定方法
新榜发现,互推文常常会在内容中放置推荐公众号的二维码,同时提示用户进行关注扫描,提示语较为固定,多为“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由于互推形式的多样化,且多数形式不便于统计,因而新榜选用上述最常见的一种模式进行研究,即计算一篇内容中出现“长按二维码”五个字的次数,当出现次数超过两次以上可说明内容中至少存在一个被推荐的公众号,故而判定为“互推文”。这种判定方式可能存在少量误判(如所放置的二维码并非微信公众号),也不免有所遗漏(如仅在全文放置一个二维码或不放置二维码的互推方式),但此种获取方式仍然有效获取了大量互推文。
基于这一逻辑,新榜将形式各异的互推文从数据海洋中打捞出来,在非完全统计背景下,观察互推现象的细节。
了解更多深圳网站维护,深圳网站托管,深圳
网站建设,深圳网站推广知识点击首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