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除了拥有更多的消费场景而被广泛食用之外,正餐的零食化也不可忽视。食品咨询公司哈特曼的调查发现:“因为少食多餐概念的推广,零食正在逐年蚕食正餐。零食已占据了饮食市场的半壁江山,尤其是早餐和午餐,将变得更加零食化。” 美国零售品市场调研公司 IRI 的调查结果也证实了这样的观点:约 53% 的美国人早餐食用小食。正餐与零食的界限模糊,让人们更加想找到更健康的零食,以便在正餐之余摄取更多的营养,如蛋白质或纤维等。因此美国零食中涌现了许多新的原料如鹰嘴豆、扁豆、藜麦等等,这也鼓励食品公司尝试将普通食物转化为更有吸引力的零食。
特别在进入 21 世纪以后,美国零食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正餐。根据华尔街日报,我们可以看到,从 2000 年到 2014 这 15 年之间,薯片、坚果和能量棒的销售增长率分别高达 68%、140% 和 162%,传统正餐食品例如汤和意大利面条的增长率仅有 29% 和 40%。
22
2000-2014 年各类食品销量趋势(绿色:坚果;黄色:能量棒;蓝色:薯片;橙色:即食食品;黑色:意面;浅绿色:汤)
/ 01 /
为什么美国会有这样的零食消费趋势?
美国社会正在变得日益个人化。单身群体占总人口比例的增长,以及双职工家庭日益繁忙的生活节奏,使得美国社会就餐单元人数日渐缩小,用餐需求趋于便捷和灵活化。人们很难挤出时间在一起吃饭,遑论还有时间到商场买菜,回家收拾做饭洗碗。
与此同时,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美国社会对饮食时间和形式提出了更具灵活性的要求。零食也从只是帮助消费者度过正餐之间的间隔,到成为能够取代正餐并提供足够或额外营养成分的角色。
千禧一代和婴儿潮一代是零食增长的最大推动力,同时也在零食种类的变化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他们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共同成长,从小便养成了线上购物的习惯。他们自出生起就面临迅速变化的世界,更热衷尝试新事物。
33
美国零食消费的整体上升,也为伟大公司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我们选择能量饮料、酸奶和咖啡这三个典型品类中的代表企业进行深度分析,并尝试总结一系列美国食品企业崛起大潮背后的共性。
/ 02 /
Monster Beverage:21 世纪至今美国食品行业最亮眼的公司
Monster Beverage 的前身是一个名为 Hansen Natural Corporation(简称 Hansen)的家族企业。Hansen 创立于 1930 年代,主要销售新鲜健康的果汁。随着非主流饮品在饮料行业的兴起,Hansen 大规模销售如现成冰茶、苹果汁、苏打水、能量饮料这类商品。
更多深圳网站维护,深圳网站托管,深圳
网站建设,深圳网站推广知识点击首页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