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1060-0256
17年AI从业经验,从这10000字长文中一窥
发布时间:2016/11/24 15:22:58来源:本站原创字体:
今年是人工智能正式提出来 60 周年。在几乎去年 12 月 21 号,就在这样一个同样的会场,科大讯飞举办了“AI 复始,万物更新”的年度发布会。在发布会上,我们给大家分享了人工智能第三次浪潮可能给我们带来的无比广阔的灿烂前景。同时,也跟大家分享了人工智能在当前阶段的阶段性成果。
 
那么一年下来,可以说 2016 年已经成了中国人工智能的历史元年。伴随 AlphaGo 和李世石的围棋对决,人工智能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不仅是科技界、产业界,包括所有的创业者、投资机构,也包括了媒体和普通百姓,都在津津乐道人工智能的话题。
 
这是一年来,人工智能在互联网搜索的热度指数,一年来高度居高不下,一直处于热点,处于风口浪尖之上。
 
到今天这个时间点,也会有人在讨论人工智能第三次浪潮究竟是什么?第三次浪潮是否也会像前两次一样,很快也会大潮退去?是不是今天我们对人工智能未来的预测过于乐观了?这是一个真正的产业大潮还是概念的泡沫?
 
在揭晓给大家看科大讯飞一系列令人激动的进展之前,这是我们想跟大家探讨的话题。
 
要解答这个话题,我想首先要有科学的精神:用理性的思维来真正看今天的技术,到底可以达到什么样一个阶段?而不是用预言家的角度,非常感性地来做武断的判断。
 
人工智能最早是在 1956 年的达特茅斯会上提出来的,一批数学家、计算机专家、通讯专家包括麦肯锡、明斯基、香农等获得图灵奖、诺贝尔奖的大科学家们,共同提出了人工智能的概念。所以这个概念的诞生,就有着非常严谨的科学基础。
 
人工智能提出来之后,在 1970 年第一次浪潮达到顶峰的时候,就已经可以通过第一代的神经网络算法,证明了《数学原理》这本书中的绝大部分的原理。第二次浪潮在 1984 年的霍普菲尔德网络推出来,让人工智能的神经网络具备了历史记忆的功能。
 
但是前两次的大潮,后来都破灭了,为什么?是因为神经网络本身算法的局限性,同时也受到当时整个运算能力的一些局限。今天第三次浪潮,以深度神经网络为基础,加上大数据、云计算后台的运算平台,和移动互联网源源不断地把各种训练数据收到后台。所以,今天我们认为,人工智能的第三次大潮,已经切实到来了,已经不再是一个概念,而是可以进入一个又一个的行业。
 
其实在今年 3 月 9 号 AlphaGo 跟李世石对决之前,两会期间(3 月 7 号)有几十个媒体采访科大讯飞。当时在业界、舆论、围棋界,绝大部分人都认为机器今年很难获胜,但是科大讯飞在接受采访时坚定认为机器一定大比分领先。
 
为什么?因为围棋后台的算法是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应用,而这个神经网络的应用,科大讯飞早在今年之前就已经在很多领域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成效,全球的科技产业界也做了很好的探索。谷歌是把它用到了一个大家都很关注又喜闻乐见的围棋领域。
 
更多深圳网站维护,深圳网站托管,深圳网站建设,深圳网站推广知识点击首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