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1060-0256
常见问题
  • 24 2016-10
    一场刷爆朋友圈拉粉10万+的活动背后的深度运营复盘

    此次活动,一开始我并不认为是一个成功的营销活动,活动的所有页面并没有说明黑凤梨App是一个什么产品,而且此类活动在微信生态内昙花一现,最后也肯定是会被封的,而且在微信公众号被封后,其他平台没有保证活动的连续性,反应迟缓。后续也没有什么动作,在微博的传播除了孙红雷的活动参加贴浏览量较好外,其他都很一般。   但了...

    查看详情
  • 24 2016-10
    满脑子都是apple pen?洗脑神曲《PPAP》是怎么火起来的

    让我们来看看这首曲子:   是不是现在满脑子都是apple pen?放心,并不是你一个人停不下来,全世界人民都说中毒了。   这首歌是由日本谐星古坂和仁(PIKO太郎)于8月25日发布在Youtube上的,一开始被日本网红、双胞胎姐妹市野莉佳和市野莉子翻唱演绎,在日本小范围内炒红;后来由新媒体9GAG发布,其浏览数据立马飙升。9月25日,9GAG...

    查看详情
  • 24 2016-10
    卡通也能玩直播,BIG笑工坊“唐唐”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虚拟偶像

    CEO樊不凡:直播和录播的最大区别就是现场真实感和粉丝互动优势,直播作为这两年新的媒介方式,已经介入整个文娱行业,例如王思聪监制的女神养成类节目《hello!女神》、湖南卫视女团综艺节目《夏日甜心》。这次“唐唐”选择直播,不单单是一次大型的粉丝互动,更是一次打造3D虚拟偶像的尝试。   新榜:这次直播采用了...

    查看详情
  • 20 2016-10
    从0到准独角兽的6个关键节点,以及对未来的雄心

    一开始我们想到的解决方案非常传统,我们就是每天晚上轮流在学校校园里转悠,希望能抓到那个偷车的贼。后来发现这个非常不靠谱,我们不可能靠这个把车找回来。后来我们就想着,能不能换个方法,从自行车本身去考虑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如何有车骑,解决骑车难,就成了我们研究的一个问题。   我们总体的判断是,中国人对骑行的需求...

    查看详情
  • 20 2016-10
    互联网工作者的健康问题

    我依然记得这个在 2、3 年前和我说这番话的人,张锐,春雨医生的创始人。知道他去世的那一天,我的情绪几乎无法安宁,没有证据表明,他的去世和过度劳累有直接关系,但作为互联网从业者的一员,我相信高强度的工作和心理压力,是让互联网从业者身体变得不健康的主要原因。   和我一样,前面提到的这位互联网产品的创始人知道张锐去...

    查看详情
  • 19 2016-10
    复盘微博如何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2006年,连续创立多家企业的埃文·威廉姆斯(Evan Williams)创立了Twitter,希望Twitter能让人们更便捷地共享信息,在此之前埃文还发明过“博客”这个概念。Twitter面世之后在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许多的跟随者,2009年这股风刮到中国,新浪微博作为新浪内部孵化项目与饭否、叽歪、嘀咕等创业...

    查看详情
  • 19 2016-10
    产品不同阶段的品类选择

    1、上线初期     上线初期,运营的主要目的是获得第一批用户、并借此验证产品功能、了解用户对夺宝平台的反应,加上刚上线时还没有多少供货商到位,这个阶段适合上线部分拉新和易变现商品,不要求商品有多丰富。高价如苹果系列,低价如充电宝、小米手环等商品已被各夺宝平台证明是新用户最喜欢参与的。     当然虚拟商品特别是...

    查看详情
  • 19 2016-10
    既然必须穿越地狱,那就走下去吧

    这是久违而难得的好消息。不久前,罗永浩在接受 GQ 中国采访时曾坦承,公司部分员工进入了疲惫期。   创业初期,罗永浩向公众和员工描绘的愿景,是太阳、星星和月亮。尽管外界一再提前宣判锤子科技的死刑,罗永浩却让这场众人围观的死刑迟迟没有来临。但比起最初承诺的星辰大海,距离还不小。   锤子科技起步于梦想,壮大于坚持,...

    查看详情
  • 18 2016-10
    延伸内容生命力的三板斧

    无论你给内容营销树立了什么样的目标(参与度、粉丝、流量、潜在客户甚至是收益),前提都需要你所写的内容被目标人群看到。一个不可忽略的事实是,可能你发布在社交媒体上的内容几乎没有人看到得到。因为大多数人不会在Facebook或Twitter上花一整天的时间阅读内容!   即使你通过发邮件把内容发给正确的人群,那也并不是万无一...

    查看详情
  • 18 2016-10
    是什么让差点被历史抛弃的自行车重新变成潮流?

    骑自行车的人越来越少的原因不是秘密,汽车数量的不断增长,公共交替网络的不断完善,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让大家对于出行方式有了更多更舒适便利的选择。   如今,又到了变化的节点。   大城市的交通拥堵、汽车等尾气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城市规划的进一步扩张(住房离地铁站越来越远)等原因,普通民众、政府以及企业都在寻求...

    查看详情